新架构新性能 Core i7处理器剖析与测试

新架构新性能 Core i7处理器剖析与测试

  特别感谢华硕提供P6T-Deluxe主板、G.SKILL提供DDR3内存。

 

  英特尔历史上最重要的或许也是最广为人知的工程失败事件,就是吹嘘说要生产出10GHz运算速度的奔腾4

  然而过高的功耗令NetBurst架构的奔腾4最终止步于3.8GHz,英特尔不得不放弃NetBurst,转而在P6架构的基础上开发出了新一代的微架构Core,并取得了巨大成功。

  大家对这事应该多多少少还有些印象,但有谁还能记得当时“10GHz的奔腾4”的研发代号——Nehalem呢?

  奔腾4死了,NetBurst消失了,但Nehalem却还活着,它不再是10GHz的神话,而是作为英特尔下一代的全新微架构重见光明。

  Core微架构的成功并不会让英特尔松懈,作为"Tick-Tock"产品和技术发展战略的偶数年2008,英特尔在11月推出全新45纳米Nehalem微架构的处理器,2009年则会发布32纳米更新版本并改良了Nehalem微架构的WESTMERE。

  虽然英特尔称Nehalem是一种全新微架构,其实它仍是基于上一代Core架构改进而来的,只不过变动幅度较大而已,Nehalem还是4指令宽度的decode/rename/retire。最近英特尔正式将Nehalem微架构的Bloomfield处理器命名为Core i7(中文名"酷睿 i7"),其中Core是品牌,i7是系列编号,从这个正式名字也可以看出和Core架构有莫大干系。

相关内容